3月14日上午,合肥轨道建设公司在合肥新桥机场S1线土建3标项目现场举办以“科技赋能 为安全插上智慧翅膀”为主题的“隐患排查月”活动,首次在轨道交通施工领域应用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,标志着合肥轨道交通建设正式迈入“空中+地面”立体化智能安防新阶段交通安防 。
无人机升空 开启智慧巡检新模式
启动仪式现场,一台搭载高精度、红外摄像头的无人机从基站起飞,按照预设航线对高架桥、脚手架、起重设备等高风险区域进行全方位扫描交通安防 。通过4G网络实时回传的画面,在指挥中心大屏上清晰查看到桥面箱梁钢筋垫块细节。传统人工巡检全线路至少需要半天的区域,无人机半小时即可完成全覆盖,安全巡检效率提升明显。该系统不仅具备照相、录像等功能,还能标记安全隐患坐标、红外温度测量、三维建模等功能。
科技赋能 高空高危作业难题
现场技术人员还演示了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成像模块,该功能可快速定位配电箱过热、电缆漏电等隐蔽问题,实现"温度异常早于烟雾预警"的超前防控交通安防 。
“科技不是替代人力,而是让我们更聚焦于核心风险研判交通安防 。”合肥新桥机场S1线各参建单位安全总监感言到。智慧化转型对建筑业安全管理具有深远意义,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落地,合肥轨道交通建设正以科技之翼,构筑起守护城市安全的智慧屏障。
来源:合肥轨道交通